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品牌管理 >> 品牌体系 >> 以品牌学校点睛农村教育—农村地区学校品牌创建的策略 >> 阅读

以品牌学校点睛农村教育—农村地区学校品牌创建的策略

2006-09-13 11:04:23 来源:永博明 浏览:3332次 【打印
内容提要:学校品牌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学校品牌的创建就不能不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制约因素和区域的文化背景。
  学校品牌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学校品牌的创建就不能不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制约因素和区域的文化背景。以广东梅州为例,梅州作为粤东北的人文秀区,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不仅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地区,甚至同欠发达的粤西、粤北都有差距;但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却长期保持着一定的优势。因此本人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一定要正视所处地区的特殊性,不应该照搬经济发达地区的办法去操作,而是选择一种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策略。就梅州而言,就是通过挖掘本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积聚“人气指数”,产生“马太效应”的办法,去最终达到形成品牌学校的目标。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品牌创建的制约因素
  就广东而言,以珠三角为中心的东西两翼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明显的劣势就是地处偏远,以山区为主,交通不够发达,信息资源贫乏,而经济欠发达更是这类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低的最大特点。梅州有些县一年的财政收入连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经费都还差很远,要对教育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进而创品牌特色,能拿出多少钱就可想而知了。
  经济欠发达给这些地区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带来的困难是很多的。除了经费严重不足之外,突出表现在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程度差上。许多教师离开师范院校走上讲台,一讲就是一二十年,没有机会实实在在去进修提高,面对中国教育快速的改革发展,自然感到明显跟不上步伐。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又带来了办学效益低、中小学生的防流控辍难度大、学校问题学生多等一连串的现实问题。接着而来的是学生家长、社区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程度降低,最后的结果必然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对学校的期望值相对来说又显得特别高。因为家庭经济本来就困难,好不容易挤出点钱供孩子读书,如果学校没法把孩子教好,家长怨气自然很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有文化传统的梅州山区,家长往往把脱贫致富、摆脱家庭经济困境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孩子身上:只要家里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这个家庭脱贫的可能性就非常现实了;靠政府则不知等到哪年哪月,不如靠自己的孩子来得快,也来得实在。因此,这类家长特别关注学校的教育质量,特别关注学校的升学率,无形中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有积极的正面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而当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与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能趋同,达不到共识时,学校的工作就会受到家长的困扰。
  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往往又十分严重。就目前情况来说,基础教育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还无法真正发挥强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办得越好,当地财政反而越紧张,因为教育投资很难得到合理的回报: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少回到当地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贡献,特别是有本科学历的人才回归更少,等于“为他人做嫁衣裳”,这就难怪人们说教育是“扶富不扶贫”了。梅州每年考上大学的本科生几千人,但回来的不到百人。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信心和力度。
  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学校的经费紧缺是这类地区校长经营学校首先碰到的头痛问题。经费不足造成许多该办的事不能办,校长们为了寻找经费补充经常不能姓“教”。其次是师资队伍问题。目前有些贫困县的山区中小学仍有不少代课老师,高中教师达标低于全省20多个百分点。因此,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也经常使校长感到棘手。再次是学校的硬件建设。如多媒体课室、语言实验室、理化生实验室严重不足等等。学校经费捉襟见肘,哪来那么多钱去购置这些高档设备?有些学校因为办公费不足,连水电费都交不出,电脑室只好关门,洗厕所的水龙头关掉,校长办公室的电话上锁,甚至有些重点中学为了减少电费开支,连照明的光管都关掉了一部分。这些让人心痛的事例真是举不胜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管理存在这么一些特点:校长不能专心姓“教”,要为经费的筹措分去找老板、拜华侨搞募捐奤花费大部分精力。由于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问题,队伍素质总体偏低,学校管理方面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更好地照顾到学生层面的工作。教学设备无法跟上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带来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直接影响到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些困难都直接制约着学校品牌的创建和经营。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品牌创建的策略
  经济上的欠发达无疑给学校品牌的创建带来了许多困难,但并不意味着贫困地区的学校就不能打造出优质的教育品牌。实际上各个地区各所学校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优势,只要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挖掘,可供利用的资源还是有的,有些甚至是得天独厚的。譬如梅州乃至整个粤东北地区,就都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拿梅州来说,就素有“文化教育之乡”的美称,近现代就出过叶剑英元帅这样的政治家、军事家、养育过22个“两院”院士和众多的党政人才、文化人才、科技人才。同时,还有华侨之乡之誉,海外侨胞和港澳台胞十分热心关注乡梓的教育,田家炳、曾宪梓先生便是其中的典型。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创建学校品牌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十分需要讲究经营策略的问题。
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品牌创建策略要充分考虑到以上特点,首先在“人”字上做文章。
  第一、积聚人气,提升“人气指数”。
  凡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老百姓到在任的党政领导,脱贫致富之心都十分迫切。广东中部与东西部之间的发展水平不断拉大,这种不平衡使许多人才纷纷流向“珠三角”。要想在富裕地区谋得一席之地求发展,首先要取得学历文凭这张通行证。因此,谁能接受较好的中小学教育,进而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就等于得到一张进入富裕地区的通行证。这种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中小学优质学位的争夺上。凡是条件好、质量高的优质学校,学位都非常紧缺;而那些质量低条件差的学校,则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行。这里反映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人们希望更多的品牌学校,提供充足的优质学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消费需求。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学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必然导致学校之间的品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这个意义说,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创建品牌的紧迫性一点也不亚于经济发达地区。当然策略上自然不能套用经济发达地区的做法,不能靠政府投入大笔资金,建好漂亮的校舍,面向全国招聘大批高水平的教师,靠提供优厚的福利鼓励教师努力工作。而必须采取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经营策略,首先积聚“人气”,提高“人气指数”,在“人”字上大做文章,把学校发展目标,品牌特色,管理策略,形象包装等向教职工宣传,向社区组织和全社会宣传,取得他们的认同和参与。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内部要有凝聚力,认同感要强,同心同德围绕组织目标去奋斗。二是校外的社区组织,政府领导,校友乡贤要有认同性,支持你的工作,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政策给政策。尤其是当地政府官员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提升“人气指数”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要争取领导重视,不能等他们来重视。当一所学校的“人气指数”上扬了,那么,创建品牌学校的组织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了。
  第二、学校内部要处理好“人本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好“人本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珠三角”每一个角落,都有梅州地区培养出去的教师。这些人在发达地区的经济待遇比家乡教师好很多,这种反差经常影响到本地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再加上政府出台的政策无法落实,有些原本由政府投入的,(比如继续教育的经费)只好转嫁到教师头上,就更加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可以这样肯定,欠发达地区的很多中小学教师是靠职业道德良心的支撑努力工作的。在这种背景下,就更需要十分重视管理的人本性,更多一些对他们的人文关怀,更注意以情感人,事业留人。当然,任何一所品牌学校,不能没有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园”,刚性的东西还是要有的,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以法治校,也是品牌学校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但是在创建品牌之初,在策略上,管理的人本性和科学性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挫伤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人气”的积聚不利。因此,如何恰当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需要更高明的艺术,要靠领导者用心去感悟,而不可能有现成模式。
  第三,强化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好提高升学率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关系。
  无论观点如何不同,升学率始终是办学的一个指标。即使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候,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提高升学率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始终是中小学教育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存在。如何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品牌是否树得起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手段相对落后,加上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不准确,不能做到客观、全面,老百姓对教育的功能认识不科学,反正能把我的子女送上大学就是好学校。这样一来,学校无形中就受到来自这方面的压力。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学校创品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解决的策略是:积极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和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本质观和教育功能观,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把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身心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高素质的学生更多地输送到高一级学校
相关文章
2006-09-13 09:12:02
2006-09-13 09:09:20
2006-09-13 15:09:55
2006-09-13 15:07:18
2006-09-13 11:49:19
2006-09-13 11:45:27
2006-09-13 11:29:04
2006-09-13 11:19:57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