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品牌管理 >> 品牌体系 >> 校长的新追求:为学校增值——兼论新中国校长角色与追求的历史演变 >> 阅读

校长的新追求:为学校增值——兼论新中国校长角色与追求的历史演变

2006-09-13 11:11:02 来源:永博明 浏览:3410次 【打印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具体管理者的校长,也在不断地定义自己的身份,改变自己的追求。(有改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具体管理者的校长,也在不断地定义自己的身份,改变自己的追求。(有改动)
  本文试图从校长评价变化的角度来反映这种变化的历史轨迹。谁来评议校长?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名校长的工作?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基本上就反映了校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角色和追求。
  一、校长的传统角色与追求
  建国以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学校的举办者、主管者、主办者三位一体,即政府办学校、管学校。学校是国家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受政府机构的控制和制约。在计划体制内,校长是政府任命的,校长由政府来评议。评议校长的标准主要是看校长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政府下达的计划任务。校长的角色是“政府官员”,其追求是“职务”升迁。
  之后,学校和教育举办者主体发生了分化,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打破了单一的政府办教育的格局。民办学校建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这部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行政关系,而变成了民事法律关系。这一新关系的建立标志着学校被赋予了独立法人资格,校长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法定代表人,与政府部门间不再完全是单一的纵向的不平等隶属关系,而兼有横向的平等的民事关系。学校与政府关系的这种变化,使是否依法办学成为评议校长的新标准,评议方式也变为政府部门依法对学校办学行为作出督导评估。校长身份由“行政职务”变为“法人代表”,其追求则以“合法”作为底线。
但校长不会仅仅满足于对底线的追求。这时恰遇我国教育改革掀起了浪潮,从教育思想观念到课程体系、到教育教学微观领域的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革,使校长在此中找到了用武之地。一些校长以锐意教育改革为追求而成为名校长就是他们不满足于底线追求的明证。在校长发动、主持、组织、参与的学校教育改革中,校长在校内的身份已不完全是“行政”的,还有“学术”的身份。校长更积极地引入和依靠大学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的学术力量,并在校内以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共同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改革。因此,校长不仅追求其作为法人代表的“合法性”,更追求作为“学术代表”的学术性与创新性。
  二、变革社会中的学校生存与发展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发育并日益成熟,对公办学校而言,原已熟悉并可驾驭自如的政府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都可能失灵。这是因为学生和家长在市场条件下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需求最终将转变成择校的具体行为,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优质教育服务,而不完全是政府、学术界和学校所标榜的那种优质教育服务。一方面,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被激发,另一方面,教育纯公益性质的适度淡化也刺激了学生和家长作为消费者主体身份的觉醒。因而,仅仅依靠政府力量和学术力量已不能完全确保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不得不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研究复杂而多变的教育市场需求,确立学校鲜明的市场定位。虽然目前看来市场力量对学校的冲击还不十分强烈,但在教育资源开始过剩、教育市场开放程度大的发达城市,即使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学校感知并适应市场力量,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了。
  因此,校长的身份将再一次变迁,成为一个“职业”。这个职业不仅应善于顺应政府、学术力量,还应有足够能力去顺应市场力量,并将这三种力量平衡好。这个平衡三种力量的校长不是“政府官员”,不是“学术代头人”,而是学校“经营者”。校长的职业新身份追求的不仅是令政府满意,令教育学术界满意,还要努力令学生和家长满意。而衡量校长的标准,将不仅是“合法”和“合科学”,还要“合市场需求”,用市场术语来说就是校长要使学校保值和增值。校长只有在他的任期内使学校保值和增值,学校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因此,如何使学校增值,至少是保值,就成为校长职业新身份的新命题。
  三、质量提升与功能性价值问题
  学校的功能主要是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校长为学校增值必须致力于教育服务质量的提升。
  什么样的教育服务质量是高的?政府、学术、市场都满意的教育服务才是真正优质的教育服务。政府有一系列规章和以国家名义下发的课程标准来规定教育服务行为的行业标准,并通过督导部门或其他中介机构来检查评估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是否达到标准,或超过标准的程度。学校教育服务也不完全是消极地照章办事,教育服务的特殊性使教育服务充满个性化和创新性,因而学校必须为个性化和创新性的教育服务寻找“合理性”,以自证新型的教育服务为优质。
  但政府、学术机构、学校宣布教育服务为优质,并不一定真正优质,教育服务对象是受教育的主体(在市场条件下,也是消费者主体),自然要求拥有对教育服务的评议权,虽然其评议不是内行的。因此,优质教育服务就应该是令行政、学术、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教育服务。
对优质教育服务的重新认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诸多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现代的教育?如果我们将教育置于当前和今后的市场条件下去认识,我们认为教育不是一种赐予,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准公共服务产品,教育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过程。因此,教育服务被定义为“通过教育服务产品促进学生发展并令其愉悦的特殊服务”。
  如果上述定义可以成立,那么,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将有如下要旨:
 1、按政府规定与学术要求、家长需求、学校愿景和实际可能,制订学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过程、质量评估等一系列文件,并成立相关部门实施监控。
 2、建立了解学生和家长需求,向他们作出教育服务质量承诺,并设法令其满意的机制,这一机制的运作应有一个部门承担。
 3、课程被视为学校教育服务的主要产品,正是这一产品集中了国家意志、学术要求、学校文化、学生和家长需求,而这四者随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也应持续改进和开发,学校应有相关部门承担这一工作。
 4、教师是学校教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对其工作的评价应完整体现教育服务要义,即(1)考核评价其执行质量标准情况,并对其质量结果实施目标管理;(2)考核评估其提供课程产品的过程及结果,是否有课程产品预订目标的高达成度;(3)考核评估其提供教育服务的全部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与受学生欢迎程度。
如果学校按此要旨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了教育服务质量体系,并按质量方针满足了政府、学术、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或需求,那么可以说学校已提供了优质教育服务,这所学校因实现了学校功能性价值而可以被称为是优质学校。校长的工作首先就是调动各种资源,按一定的战略,逐步提升学校教育服务品质,从而为学校增加功能性价值。
  四、品牌经营与附加性价值问题
  学校功能性价值的实现,并不能完全解决学校在市场条件下的生存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服务基本处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学校品牌才是制胜的法宝。对学校来说,品牌是学校的一面旗帜,统领了高效的学校管理,也是向社会、家长、学生作出的质量承诺和保证;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选择一所品牌学校,就是选择了一种身份和体验;对社会而言,品牌学校的存在,将影响到社会文化潮流。
学校品牌是以校名和标识为标志,包括名校、名课程、名校长、名师等,它组合了学校教育性和附加价值的内涵,为社会、家长和学生提供认为值得选择的理由。校长经营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经营学校品牌,使其增值,即品牌作为无形资产的增值,主要表现为社会美誉度的提升。
学校品牌经营包括以下内容:
 1、品牌定位。学校根据差异化优势、学生和家长特点、地域文化特点,为学校确定一以贯之的品牌个性。如北郊学校品牌个性定义为“幸福温暖、大气活跃、开放自信”,是基于北郊学校是三校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所在区域学生家庭处于社会中上层,虹口教育改革氛围较好,贸易与服务业是虹口区支柱产业,虹口区的文化底蕴决定了教育的开放度和灵动之气。
 2、品牌外显设计。校徽、校色、建筑、标识语、仪式、刊物等均应体现品牌定位的个性特色。
 3、品牌价值诉求。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是品牌背后的价值观诉求的永恒一致性所决定的,不应因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而轻易变化。
 4、品牌增值战略。有步骤地利用政府力量、学术力量、市场力量打造名校长、名课程、名师、名校,其个性是一致的,其背后的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品牌增值最终应表现为师生和家长对学校忠诚度的提升,学校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
  品牌增值以学校功能性价值提升为基础,又诉诸于诸多附加性价值的提升,从而使学校无形资产增值。这是当前校长作为“职业人”的一个全新课题。
  五、培育现代学校文化,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校是无形控制有形的单位。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在质量、资金、设施设备、人才等有型的资源和优势,而在学校文化。正是无形的学校文化持续影响着学校的质量、资金、设施设
相关文章
2006-09-13 11:29:04
2006-09-12 16:53:22
2006-09-13 11:19:57
2006-09-13 11:16:53
2006-09-12 16:46:58
2006-09-13 11:11:02
2006-09-12 16:22:49
2006-09-13 11:04:2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