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品牌管理 >> 品牌传播 >> 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 >> 阅读

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

2006-09-27 14:26:55 来源:永博明 浏览:6180次 【打印
内容提要:暂时没有相关摘要....
  传统上,教师的教育活动,常常被理解为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教书匠”。事实上,教师的教育活动并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过程,教师也不是一个工匠。教育本身以及教育所处情境的复杂性,促使教师必须真正理解自己所处的情境,并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上做出明智而审慎的分析与决断。这意味着教师除了理解教学内容和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有研究自身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需求、兴趣、信念和技能,有对自己的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教学理论进行质疑和检验的意向,并通过这些使自己进一步成长。
  在一所学校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不是漂亮的校园、雄伟的教学大楼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思想品质、业务水平等软性因素。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成长,教师自身的成长状态,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教师见识的丰富等等,这些都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内涵。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而学校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教师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是:“名师打造名校,名校成就名师”。那么,如何促进教师成长呢?笔者认为,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专家指路、专业引领的培训方式。
  传统的培训,形式上主要是讲座辅导,内容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但要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上,除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与横向支援外,往往缺少了来自专家学者等上层的纵向引领(特别是农村小学)。而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引导,容易导致教育教学在同一水平上重复。由此,笔者认为,建立专家指路、专业引领的培训方式,是最受欢迎且更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培训方式。
  请专家指路,让专家和教师一起备课而实施专业引领,具体说来就是:将培训地点设在课堂,一边教学,一边研讨。培训者(专家)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请教师先上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培训者(专家)再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使得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此时,教师不是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专家和教师的合作研究,也使讲座学习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这种全新的培训方式,让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在职培训中融为一体,从而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开展行动研究,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
  学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还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新课改实施两年多来,随着课改年段的增加,教师培训量大面广,而且后续培训更为关键,任务更加突出,仅靠专家的指导是不够的,而送教师外出学习,又受到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诸多限制。因此,我们不能把眼光总盯在外出学习上,应该积极提倡一种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实际上,教师真正的成长不是在岗前培训,而是在教学实践中,因此,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才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能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并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有助于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就是我们曾经提倡的“做中学”。过去人们认为,“行动”与“研究”是由不同的人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活动,前者指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后者指受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专业探究活动。事实上,研究者如果仅凭个人兴趣搞科研,其研究工作的成果就不足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而实际工作者光有一腔热情又得不到研究者的帮助,也无法做出有成效的行动。“行动研究”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运而生的。“行动研究”是在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和进行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技术,它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开展教师的行动研究,由教师紧密结合学校日常生活,并通过了解学生、分析课堂,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对学习经历加以反思等形式的合作研究,可以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而为一。因此,教师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的过程,反之亦然。教师在工作中充满主体创造精神,不再处于被动的地位。“行动研究”使得学校真实的教育环境成为教师成长的丰厚土壤,这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是以校为本的教科研的重要形式。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还要注重倡导民间自发形成的学术性沙龙组织。教师的学术性沙龙组织,提供了不断学习、不断进修、补充能量、提升内涵的场所,它营造交流的平台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体现教科研形式上的创新。教师的学术性沙龙组织,是推进教学改革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促进教师对教改的认识,并从实践的层面上把教改向前推进。
  三、将学校创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学习和个体价值的实现,组织绩效可以大幅度提高。将学校创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要营造“学习型学校”的氛围,校长则要带头成为一个爱学习者,做课程改革的领头羊、践行者和学术权威;在对教师管理方面,从注重“制度+控制”向注重“学习+激励”转变,将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努力开发,并通过培训和科研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价值以及提高教师各方面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所有学校而言都是一次机遇,要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使学校取得飞跃性发展,就要在创建“学习型学校”过程中培养大批“学而不厌”的教师,使他们能够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不断增强创新意识,进而促使整个教师群体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教风和学风。
    要创建学习型学校,校长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这就需要重视教师的成长,以教师发展为本。因此,校长要为教师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不断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要让教师通过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鼓励他们在教学改革中大胆地尝试,以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校长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还要经常就教学方面的事宜进行交流和切磋,分享教学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去感悟职业的乐趣,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际从教水平,从而提高育人质量和效益,促进整个学校的发展。
  四、教师要重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教师永远需要面对更新着的世界,永远需要有发展的空间。所谓“学知者求存,好知者求成,乐知者求道”,“一流的教师是教心的,二流的教师是教人的,三流的教师是教书的”……都是对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勉励和鞭策。教师重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使教师对世界保持着新奇感,对自我保持着自信,对发展保持着开放。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破除原有的思维与行为定式,重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需要有破旧的勇气,需要有重建的热情,需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因此,教师在自身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要勇于投身课程改革,不断追求新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空间,不断拓展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在自身成长中促进学校的发展。
  教师要自觉地立足于学校,视学校的发展为自己的一个最基本的追求。也就是说,教师要时时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学校的教师,自己的使命是促进这个学校的发展,这个学校是自己成长的土地。这正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立足自我、立足学校发展的思维。因为正是教师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才是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视学校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以及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不断进行重组,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变革形势。这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厦门市钟宅民族小学)
相关文章
2006-09-28 10:00:18
2006-09-28 09:59:25
2007-06-13 11:51:21
2006-09-27 15:17:49
2006-09-27 15:15:54
2006-09-27 15:12:25
2006-09-27 15:10:43
2006-09-27 14:44:19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