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品牌管理 >> 品牌传播 >> 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 >> 阅读

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

2006-09-27 14:21:50 来源:永博明 浏览:2967次 【打印
内容提要:暂时没有相关摘要....
  “学习型组织”不仅是学校管理理论的重要概念,而且也在管理实务上指引学校组织追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品牌管理模式,它有助于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一、学习型组织:学校品牌管理的新取向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诞生于传统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逐渐式微的背景之下。Microsoft、Ford、General Electronic、Motorola、Corning、AT&T、Federal Express、Rover、ABB、 Legend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推进组织学习或导入学习型组织方案,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
何谓学习型组织?综合中外文献,学习型组织通常被认为是指借助知识管理,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式的、符合人性特点的、能持续健康发展的组织形式。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对个人、团体、区域和社会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由于学习型组织理论广泛的周延性和适用性,以及它付诸于实践所带来的示范效应,更进一步激起了企业界以外的其他领域对它的研究热潮。“近来意识到企业界的实验成果,教育界也试图以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方式,寄望学校的改造与创新。”[1]
      我们可以通过与传统型组织的比较,来理解学习型组织的内涵。(见表1)
表1 : 传统型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的比较
    类型
项目
传统型
学习型
人性假设
人性本恶
人性积极、向上
组织结构
领导者中心
以人为本
决策形成
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
工作信条
管理、组织与控制
自我超越、愿景与价值观
行政行为
经验法则、线性思考
专家法则、系统思考
系统运作
封闭、被动系统
反思、开放系统
组织文化
僵化刻板
学习文化-尊重与成长
决定与执行
分离
合一
[资料来源:彭淑珍《 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国民中学行政应用之研究》台湾师大网站]
  现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因为惟有在学习型组织里,学校成员才能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及运用系统思考从事各种不同的行动研究和问题解决,进而增强成员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改变整个学校的组织行为,以强化学校组织变革和创新的能力。学校组织变革和创新的能力愈强,则愈能适应变迁极为迅速的现代社会。[2]
  从英国教育学者Southworth发表的一篇题为《学习型学校》论文以来,欧美教育界人士对这一风靡企业界的理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就学校转型为学习型组织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并逐渐影响东亚地区。上海同济大学提出在学院管理上要把函授与继续教育学院建成一流的“学习型学院”的目标,这为大陆教育界将这一适用于各种组织管理的模式引入学校组织提供了有价值的先例。学习型组织理论之所以引进教育界人士的极大兴趣,主要是因为它积极回应终身学习的观念,并揭示了知识经济社会初期的组织竞争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显而易见,学习型组织将逐渐取代传统组织形式,成为学校塑造品牌形象的新选择。
 
  二、迈向学习型组织的品牌策略
  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把学习转化为修炼,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整合。可如何深谙修炼之道?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eter M.Senge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一书中,提出了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团体的智慧总是高于个人的智慧;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理论并被喻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剂灵丹妙药,可以照搬照抄。如何将这一组织管理模式成功地引入学校组织,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学校在构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必须坚持“拿来主义”,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依托已有的组织管理优势,借鉴成功经验, 确立合理、有效的品牌策略。
  (一)建构组织愿景,培育组织学习的环境
  愿景是学校的远景规划(Mission)、办学理念(Philosophy)和发展目标(Priorities)的具体化。它凝聚了学校每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并指向于学校组织发展的未来。哈佛商学院戴维·加文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首要的步骤是培育一个有助于学习的环境。”[3]培育组织学习的环境,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开放原则。在一个互信开放气氛中,组织成员才能经验分享和沟通,人人愿意提供智慧、能力,增进彼此的学习成长,勇于面对革新,使企业成为不断改进创新的“学习型组织”。2、互动原则。国外学者用专业个人主义(pro
相关文章
2006-09-28 10:09:49
2006-09-28 10:06:29
2006-09-28 10:04:57
2006-09-28 10:00:18
2006-09-28 09:59:25
2007-06-13 11:51:21
2006-09-27 15:17:49
2006-09-27 15:15:5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