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品牌管理 >> 品牌塑造 >> 新教育实验——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阅读

新教育实验——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06-09-27 10:35:27 来源:永博明 浏览:3755次 【打印
内容提要:暂时没有相关摘要....
  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和广大教育界的朋友一起来分享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新教育实验探索的道路实际上就是建构学习型学校的道路。学习型学校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人都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处,时时是学习之时,那就是学习型学校。接下来我把我们所思考的、所探索的,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关于新教育实验的报道
  关于新教育实验,各大主流媒体,从人民日报到中央电视台,几乎都作过比较多的关注:《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全国性教育媒体都有所报道;其他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像《北京青年报》、《南风窗》、《21世纪经济报道》也都在关注。
  《江苏教育》的记者张俊平曾经讲过一句话:“新教育实验”是一面旗帜,他在用理想的方式对当下的中国教育说“不”;“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中国教育的桃花源;“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自觉,它用行动告诉人们,中国教育到了返璞归真的时候了。
  张俊平的话是说得很悲壮的:我们是在一个非常不好的外部环境下,是在非常巨大的应试压力下,是在带着镣铐的情况下,在挣扎着,在舞蹈着。尽管带着镣铐,我们并没有就此罢休,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地行动起来,努力地行走起来,带着镣铐也要跳出精彩的镣铐舞!
梦想与反思:新教育实验的缘起
  新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时我出过一本书《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掀起了中国理想教育的一股旋风,点燃了沉睡在许多教师心中的久远的梦想。但是也有人很不客气地质问我:“你讲得很好,我们看了也很兴奋。但是回到现实,我们的心很快又冷却下来了。”这就让我思考,一个好的理念为什么不能付诸行动?所以从2000年起,我就在琢磨,怎样把理念变成行动?
  到了2002年,我们创办了一个叫“教育在线”的网站。“教育在线”目前的注册会员有十四万,点击次数已经超过了六百万。它被认为是中国教师的精神家园,是中国教师最大的精神培训学院,对新教育实验起着非常直接的作用,已经从当初聚集教师、走近教师的重要平台变成今天我们实验管理的一个平台。
  在这个网站上,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一本书叫《发生在教育在线的故事》,就记录着这个网站的成长历程。广东深圳育才中学有个老师叫陈小华,是高三的语文老师,其网名叫红袖,她是“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的版主。她从前年开始,以个人的名义申请加入新教育实验。当年暑期交给她一个班,她就开了个主题——守望高三的日子,把班上每天发生的故事,每天关于教育的思考记录下来。一年以后,这个班打了个漂亮仗,学生们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进入了理想的大学。而她的那本书也正式出版,书名就叫《守望高三的日子》。去年暑期,学校又交给她一个最差的班级,她没有气馁,又开了个主题角,专门写这个班的,叫《揣着希望上路》。最近,她这本书又要出版了,我为她写了一个很长的序言。像陈小华这样在“教育在线”网站上成长起来的老师恐怕有数百个。所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家园。
  2002年我又出版了一本《新教育之梦》。在这本书里,我进一步对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老师,什么是好的校长,什么是好的德育……等十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这本书出版后,很多人还是继续提出严厉的批评,说我们是飘扬的乌托邦。《光明日报》曾经专门有一篇书评,篇名就是《飘扬的乌托邦》。这就迫使我们要提前将理论变成行动了。2002年7月开始,我就在苏州范围内寻找可以做实验的学校,结果在昆山找到了当年新创办的、九年一贯制的玉峰实验学校。这就是新教育实验的第一所学校。到03年,当我们开第一次新教育研讨会的时候,已经有近百所学校加盟了。现在已经有22个省市的282所学校参加。
  新教育实验最直接的动机,是想证明理论是可以变成现实的,但更深沉的动机是四个方面:
 1、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让学校成为一个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乐园。
 2、改变中国教师的行走方式,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平台。
 3、重塑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让学校成为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4、打造中国新教育的共同体,让新教育成为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的村落。
  其中改变中国教师的行走方式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关节点。许多人问我:“你们做新教育实验,核心问题是什么?”或者用学理化的词语来说:“逻辑起点是什么?”——是教师!因为在现存的种种教育理论体系中,大家更多看到的是学生。新课程的主旋律和旗帜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美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success for all,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讲的。很少有理念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实验、展开变革的。在传统的教育学里,教师就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工具。教师的价值没有直接呈现的方式,只有通过学生才能得到呈现,只有通过学生的分数才能证明老师的一切。所以教师活得很痛苦、教得很累、教得很烦恼。我们认为,尽管教师的价值在相当程度上要通过学生体现出来,但教师毕竟不是蜡烛,他的使命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他在照亮学生的时候,也应该照亮自己。一个教师如果自己不能成长,学生们如何成长?一个老师如果不快乐,孩子们能快乐吗?所以要让孩子们快乐,首先要让教师们快乐起来。要让学生成长,首先要让教师们成长起来。
  在《中国教育缺什么》里,我曾提出中国教育缺很多东西,缺得最多的就是人文精神。因为我们的教育很少是站在人文精神,或是人道主义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的。我专门给教育部写过一个提案,希望取消文理分科,因为文理分科就是缺乏人文精神的一种表现,被理科淘汰出来的人才选文科,所以文科生就是中国教育制造出来的第一批失败者;然后理科越教越难。学那么难的东西干什么呢?新教育实验注重的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人本与行动:新教育实验的理念
  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人。我在前面已经埋下了伏笔,因为过去强调的只是为了学生,很少有人说为了一切的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更少有人说,为了父母的一切。这里提到的“人”,包括学生、教师、父母。在新教育实验里,我们已经开始建构新父母学校这样一个框架。因为我们认为没有父母的成长,也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为了人的一切。现在的教育,在有些教育目标里面,很难真正地发现孩子的个性。无论是讲德智体美劳,还是现在讲知识、态度、情感、技能、价值观,这些目标都很难真正的包容”人”。从全面性来说可能还能够包容,但从个体性来说很难包容。实质上最好的教育就是让一个人发现他自己,实现他自己的价值,同时注意到人的个性和目标整合的问题。
  目标追求:追寻理想、超越自我
新教育实验高举的一面旗帜就是理想的旗帜。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的事业,一个追寻理想的事业。如果做教育的人都没有理想,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类正是有了理想,才能不断地前行。做教育的人都没有理想,这将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行动是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一个哲学观。不要等待,关键是从现在起就开始去做:你只要行动,你就会有收获。
  五大观点
  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比如说,春节晚会的千手观音,你能想象,这是一群真的没有听力的孩子?那是一群聋人跳出的惊美绝仑的舞蹈?你很难相信。所有教育的奇迹、教育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这两百多所新教育实验学校,现在已经出版了四百多本教师个人专著。我们很难相信,这其中许多老师过去都没有写过文章。张家港沙都小学的数学老师陈桂芳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两三年前她基本上没怎么写过文章,然而现在中国教育报几乎每周都有她的文章,最近还出版了一本书《初沐教育的风景》。由此可见老师的潜力一旦被调动,我们很难估量,孩子更是如此。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什么叫学生?学生,就是学习生活的本领,学习生存的本领。孩子一生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教给他什么。那么现在的教育是否有把这个东西教给学生?没有!我们教给学生的是没用的东西,教的都是那些又深又难,一辈子也派不上用场的东西。所以我们主张:应该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最近我们在做几件事情:
  第一、新生命的课程。
相关文章
2009-02-26 14:29:31
2007-06-13 16:15:52
2006-09-26 15:52:47
2006-09-26 15:50:04
2006-09-26 15:46:13
2006-09-27 10:47:21
2006-09-27 10:44:45
2006-09-27 10:43:0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