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品牌管理 >> 他山之石 >> 新课改背景下校长的角色转变 >> 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校长的角色转变

2006-09-27 10:28:49 来源:永博明 浏览:4156次 【打印
内容提要:暂时没有相关摘要....
  长期以来,校长们在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加班加点抓质量,千校一面,万人一书,其必然的结果是学生缺乏个性,学校没有特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新生一代。为了适应这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校长们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和行为,从而在学校管理中进行一系列的创新。
  变决策者、指挥者为设计者、研究者  
  新课改要求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要带头学习,带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带头更新理念,转变作风,力戒整天忙于事务,发号施令,凭老经验办事,力争成为带领教师们搞课改的排头兵,成为教师欢迎的、信服的、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校长。校长忙,是客观的事实,但是越忙越要加强学习,越要注重调查研究,忙而不学不调研,肯定决策失误、瞎指挥,好心办坏事,吃了亏不好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师生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怎么教?如何学?如何考?怎么评价?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实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这些都需要我们和师生们一道去学习、去研究、去设计、去探讨、去总结。
    变监督控制为协调服务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实践证明,以领导者自居,采取监督、控制的办法来管理教师、管理学校,在今天是行不通的,必须认真学习,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转换角色,变控制者为服务者,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时时处处为老师们着想,为学生着想,校长要经常思考,师生们在想什么,做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讨厌什么,对什么不满意,把他们的冷暖、酸甜苦辣时刻挂在心上,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搞好服务。我们的工作做好了,老师们心情舒畅,每天早来晚走,无私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变单向指示、行政命令为双向交流、尊重商量
  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一定的权力,校长处于风口浪尖,压力巨大,我在以前的管理中,往往单向指示多,双向交流少,行政命令多,尊重商量少,新课改要求每一位管理者要摒弃旧的管理方式方法,倡导以尊重、信任、商量、沟通、理解、支持为主要内容的、柔性、具有亲和力的管理方式。副职是校长的得力助手,对他们要充分信任,敢于放权,重要问题多和他们商量,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吸取集体的智慧,发挥团队的作用;中层干部是学校的骨干,对他们要多关心、多帮助,鼓励他们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们往往处手“夹糖饼子”的窘状,“两头受气”,要给他们挑担子;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他们压力大、负担重,工作非常辛苦,对他们要尊重、理解、关心、支持,多给一点帮助;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学校的主体,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以爱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去学习、去奋进、去创造。让师生们在这里工作、学习感到舒心、放心,有希望、有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师生的潜能,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变少数人管理为师生参与管理
  师生是学校的主人,新课改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课改很难取得成功,我们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发动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的领导和群众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参与课改,因为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教职工中,学生中有很多好的建议,通过参与管理,可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参与了、认同了,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变“要他做”为“他要做”,当“搞好课改、办好学校”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时,这所学校就一定会办成一所广大师生向往的名校。今年三月初,学校发动大家“我为课改献一计”,老师们热情很高,积极献计献策,书面献计61条,我们将其整理分类,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大家合理的建议,推动了课改的深入。同时我们还发动学生和家长参与管理,每周有值周校长、值周班级、文明监督岗;三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年级、班级)定期开展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得到了锻炼,家长理解了学校,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变单纯为升学考试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校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能参与世界竞争的各级各类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升学的指标沉甸甸地压在校长和老师们的肩上,学校的生存发展让校长寝食难安,但我们教育的目的决不只是为了升学考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站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基的高度去规划、去设计、去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既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又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中,早已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不过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却往往难以实现,究其原因,还是一个学生观的问题。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印第安老人,赚钱之后买了一辆汽车,不懂得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这位印第安老人当然可笑,他不知道汽车本身有动力,可以用激发它自身动力的办法去开动,只好沿用马拉车的方式。反观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其缺点就同印第安老人一样,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动力,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聆听间接知识,教育者不自觉地把学生看成是靠外部世界灌注的,因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形态都是易于灌注而难于消化的抽象条文,教育者为了防止学生不学习,于是有了规定的作业,密集的考试,—点一滴前进的课程,学生一旦入学,等待他们的永远是减法,是被动,是挫折和失败,这是因为假若教师所传授的是100,学生学到的永远只是100的一部分,永远不能超过,学生每天的学习都是遗憾的,不堪回首的。
    新课程改革在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时,也让每一个教育者重视审视自己的学生观,我们是否真正认同了“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人人可以创造”,“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教育要全面依靠学生”。只有我们真正认同了这些理念,我们的教育才能实现“无为而为”、“教少学多”,才能真正从学生出发,从计划教育走向调节教育,才能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作为思考的中心,这样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同时也给教师以更大的选择性,在生本教育这样—个开放的体系中,就会出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的双赢的局面。
  变千校一面为特色兴校
  传统的教育模式,干校一面,万人一书,学校只能按照一个模式生产“标准件”,学生的个性被扼杀,学校的特色难形成。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为我们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每所学校历史有长有短,力量有强有弱,条件千差万别,风格不尽相同,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校长应根据本校特点,扬长避短,走自己的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就我们文华中学而言,历史悠久(建校133年),名人甚多,文化底蕴丰厚,在海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外语、艺体见长,为了把外语特色做大做强,我们以课改为契机,营造外语环境,狠抓队伍建设(含外籍教师),自编外语教材,开设外语角,举办外语节,组织外语竞赛,开展对外交流,每周三为外语活动日,在外语特色班倡导英语对话,加强了口语、听力训练,培养了学外语的兴趣,调动了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各种文学社团、艺术社团、体育训练队,举办“文华之星”竞赛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自编外语、体育教材,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潜能得到开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尊和自信。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中,一大批学生在外语、语文、体育、音乐、美术竞赛中获奖,其中校田径运动队获武昌区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坚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下一代更有希望!
    (作者系武汉市第三十三中学校长)
相关文章
2006-09-27 11:36:17
2006-09-27 11:14:30
2006-09-27 11:05:56
2006-09-27 11:02:41
2006-09-27 10:59:28
2006-09-27 10:53:05
2006-09-27 10:47:51
2006-09-27 10:45:36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