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品牌管理 >> 他山之石 >> 走进北欧看教育(续三) >> 阅读

走进北欧看教育(续三)

2006-09-27 10:59:28 来源:永博明 浏览:4917次 【打印
内容提要:暂时没有相关摘要....
  走进北欧,犹如浸泡在美丽中。北欧的美,既艳丽,又淡雅;既深沉,又平和;既高贵,又亲切;既热烈,又恬静;既冷峻,又温馨。我们不是普通的观光者,要时时提防被那无处不在的美熏醉了,而失去对现实的理性把握。我们观察这片文明沃土的目光,总是带着教育学上的思考……
 
安全的北欧
     在北欧进行教育考察的十多天中,我们有个深刻的感受:安全。
  上街,不必担心被抢,即使夜深人静,你也大可安然漫步街头;购物,无需提防欺骗,如果你问及货是真是假,北欧人会感到惊愕,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根本没有假货的概念;民居,看不见防盗网和铁门。北欧人特别钟情居于郊野,深山老林中常见单家独院,一间小木屋,一辆小轿车,主人便生活得怡然自得 ,完全没有治安方面的顾虑;过马路,不论红灯绿灯,司机见到行人都会主动停下来并示意你先行;吃东西,青菜生吃,水是直饮,绝无食品卫生上的隐忧,无论大酒店还是路边小店,环境都十分优雅洁净。
  在冰岛,当地人自豪地告诉我们,冰岛整个国家近年来的犯罪记录是零。他们幽默地说:“冰岛的监狱工作人员要失业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北欧社会如此文明、如此安全?显然,这必须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寻找答案,例如,富裕程度,教育,人的素质,传统,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和公共安全管理,等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考察的重点放到了北欧社会的安全管理、安全观念、安全教育上。
  且从我们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说起:
  第一件事:一次,我们乘邮轮从挪威往丹麦。邮轮靠岸时,我们看到船方这样确保乘客安全上岸:船徐徐驶入码头,十几个工作人员早已站在乘客出口处,船甫一靠岸,工作人员迅即用一块大铁板把船与码头连接上,使船身与码头之间没有一点缝隙。我们注意到,为将这项工作做得可靠、完美,十几位工作人员作了分工,有的负责指挥,有的负责具体操作,有的负责检查,有的负责记录,那股认真、严谨、细致的劲儿实在令人难忘。
  第二件事: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我们见到一队四、五岁的小朋友外出活动,小朋友约十多人,而带队老师有五人。我们发现这里的师生比例与国内有明显差别,便提出疑问。当地导游告诉我们,丹麦有规定,凡带小朋友外出,必须按4:1的生师比配备带队教师。
  第三件事:在斯德哥尔摩,我们访问了一所位于一个宽阔的天然湖边的小学。湖深有25米,从学校主楼到湖边只有一百来米。但校方没有在湖边加设围栏,也未悬挂“禁止××”、“不准××”之类的警示牌。
你也许已明白我们讲述这三件事的意图。第一、第二件事情,涉及公共安全管理范畴,我们想说明,北欧社会对公共安全管理是十分细致、严格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监督、执行得也很到位。第三件事,则属学校内部安全管理问题,这件事所描述的情形,显示了北欧的教育管理者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安全观念。他们认为,“围栏”、“警示牌”等外在物不能保证真正的安全,最大的安全来自学生大脑中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以及学生在自然环境里自我保护的技能和策略。如若为了让学生免受伤害,而用围栏、禁令牌去束缚他们爱玩、爱动的天性,从教育角度看,那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这就是北欧人!在安全问题上,在该严格的环节,他们做得一丝不苟;在该放开的地方,他们彻底放开。可谓拿得起、放得下,宽严有度,有章有法。
  比照之下,不难发现中国教育管理者和家长对学生、对孩子所持的安全观念存在很大误区。
  近年来,国内学校将“安全问题”摆到学校管理工作的首位。“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这些话语几乎成了校长、教师的口头禅。为了落实安全维稳工作,从上到下都想了许多办法,采取了许多措施,也的确有效地消除了不少安全隐患,减少了安全事故。但是,矫枉不能过正。因为害怕出现安全问题,有些学校取消所有的学生外出活动,有的小学、幼儿园在户外活动时间把孩子关在室内。有些学校在楼梯、操场、饭堂等处挂出“禁止追逐”、“不准攀爬”等警示牌,以方便在孩子出现意外伤害时向家长推卸责任。
  在家庭教育中,亦普遍存在家长对孩子安全过于小心、过于紧张的现象。
以上种种,是真正为学生和孩子的安全考虑,还是成人在逃避安全责任?长此下去,结果不难想见,孩子们会变成笼中小鸟、温室嫩苗,不仅丧失了天性,而且生存能力低下,难以适应社会和自然。
安全责任固然重大,而如果因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去束缚孩子的手脚、禁锢孩子的天性,那将是教育上的罪过。
 
  孩子的空间
  在北欧,听到很多父母亲说,他们最关注孩子每天生活得是否自由快乐。当孩子放学归来,爸妈常问的一句话是:今天开心吗?眼见为实,北欧的孩子们在学校里真的自由自在、欢乐无比。据了解,北欧国家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只在毕业前组织一次考试,学生平时的学习非常轻松。
  我们不由得替国内孩子羡慕起北欧孩子来。而身为教育工作者,心中又不禁生出一些疑问:在这种情形下,北欧基础教育的质量怎样保证?不给压力,孩子能自觉学习吗?不考试怎么“监控”教学质量?不强化“双基”训练,能给孩子的未来打下扎实基础吗?
  事实说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先从北欧骄人的社会发展成就说起。世所公认,北欧是目前世界上拥有许多“最”的地区之一:最富裕,社会问题解决得最好,文明程度最高,人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给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最高,环境保护得最好。联合国在《2004人类发展报告》中宣布,全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是挪威。在这份包括177个国家和地区的排行榜中,挪威排第一,瑞典第二,冰岛第七,芬兰第十三,丹麦第十七。事实上,在这项从1990年开始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发布一次,包含健康、财富和社会前景等一系列指标,真实体现各国真正发展水平的权威研究中,北欧五国一直位列前二十名,挪威更是连续第四年被评为全球最佳居住国家。
  在实业和高科技领域,北欧人也表现不俗。世界移动通讯市场的两个最大厂商——诺基亚和爱立信,分别出自北欧的芬兰和瑞典。全世界大约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一个用诺基亚,堪称手机业的霸主。爱立信的跨国业务席卷140多个国家,全球40%的移动电话用户通过爱立信交付的网络实现通话。
  诺贝尔奖获奖人次已被许多研究者列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让我们看看北欧在这方面的情况。自1901年至今,北欧五国获诺贝尔奖的总体情况为:瑞典31人,丹麦13人,挪威7人,芬兰2人,冰岛1人,共54人。而上述五国的人口之和不过二千四百多万。其中丹麦是一个只有五百万人口的小国,却在世界科学界成果卓著,尤其在电磁学、光学、天文学、解剖学、医学、核物理学等方面大师辈出,令人惊叹。
  2002年初,世界经合组织(OECD)公布了2000年32个国家参与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研究结果,在经合组织对每个国家4500-10000名15岁学生阅读能力的调查中,芬兰位居榜首。芬兰基础教育不仅总体水平高,而且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最小,被誉为“基础教育的芬兰模式”。
  所有这一切,居然是由那一代又一代在“玩”中长大的北欧人实现的!
  该怎么去理解北欧基础教育的理念与行为呢?为什么如此轻松愉快的学习可以让北欧人走在世界的前头?为什么以“玩”为主的童年生活能造就诺贝尔奖获得者?北欧基础教育究竟为孩子们打下了什么样的基础?
任何教育行为的背后,都有相应的理念和传统支撑着。回望欧洲教育的历史之径,总能看见那几个伟大的身影——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蒙台梭利|……这些先哲所生活的时代也许彼此相隔很远,但对教育的某些主张却惊人的一致:信奉自然法则,坚信宇宙给予了人自然发展的神秘力量,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之道,告诫教育者要尽量减少阻碍孩子自然发展的行为。亦即成人为孩子安排的教育,不能侵占孩子与生俱来的空间。在孩子的空间里,必须经由孩子自身隐藏的宇宙力量主导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追求。教育活动只能诱导、引导、激发,而不能取而代之。蒙台梭利写道:
 
  我们应尽可能把一切留给自然,取消各种束缚,代之以“恬静状态下最大限度的安宁”。
  我们必须把“不为自然发展设置障碍”作为一个原则加以承认,同时,不要去对付许多孤立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有助于发展个性?智力?情感?只要一个问题就可以提示教育的基础,那就是,我们怎样给予儿童自由?……也只有自由这种惟一的方法,将引导性格、智力、情感得到最大的发展,它将给予我们这些教育者以宁静,以及注视孩子们成长的奇迹的可能性。
  《教育中的自发活动》
 
  这些思想家、教育家被认为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北欧
相关文章
2006-09-27 11:36:17
2006-09-27 11:14:30
2006-09-27 11:05:56
2006-09-27 11:02:41
2006-09-27 10:59:28
2006-09-27 10:53:05
2006-09-27 10:47:51
2006-09-27 10:45:36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