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品牌管理 >> 他山之石 >> 走进北欧看教育(续二) >> 阅读

走进北欧看教育(续二)

2006-09-27 11:02:41 来源:永博明 浏览:5443次 【打印
内容提要:暂时没有相关摘要....
  我们在北欧的教育考察之旅继续着。北欧教育,正撩开她那神秘的面纱,越来越清晰地向我们呈现其历史和现实的脉络……
 
没有围墙的学校
    很早就听闻欧美的学校是没有围墙的。但对于我们这些从围墙里出来、又走进围墙里的中国教育工作者来说,却不曾理解没有围墙学校的真义。
  这次在北欧访问当地的学校,发现不管小学、中学、职业学校还是大学,都没有围墙,也看不到中国式的大门口。位于市区的学校,校舍坐落在街道的各个方位,从这栋教学楼到另一栋教学楼可能要穿越马路;小区的学校,校舍与其他房子融为一体,难分彼此;郊外的学校,校舍更是散落在山坡上、隐藏于树林中。只能凭建筑物的颜色和风格,去大致判断学校的范围。看来,这里的学校不存在狭义的校园的概念。
  在斯德哥尔摩,我们访问了一所小区学校(小学)。它的一侧是一个宽阔的天然湖,另一侧是一条马路。校舍为黄墙黑顶的小木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天然湖和马路之间的一片缓坡上。自然,这所学校没有大门,更没有围墙。从学校露天篮球场出去30米左右便到了湖边,湖边没有任何围栏,是杂草丛生的天然状态。据介绍,该校现有在校学生160多人,每班22人左右。 以我们目之所见,这所学校的设施设备十分简单,例如,室外活动场地是普通的泥沙地,以至于一位团友感叹:这种学校在广州就是硬件不达标的“麻雀学校”!然而,在当地,这所学校却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上乘的办学质量而得到家长们的推崇。简单的外表下,有着不简单的内涵。参观学生的手工制作室、课室、餐饮室,但见每一处都布置得十分生活化,充满温馨。课室里,学生用桌是原木制作的大圆桌,上课时学生随意围桌而坐。课室没有教师平台,只有一台教师用、学生也可随时操作的电脑,餐饮区墙上贴满了学生们的生活照片……。孩子们蹦蹦跳跳,十分主动与我们这些外国来的大人们打招呼、交流,又大方地跑到我们的镜头前去“搔首弄姿”,俏皮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短短二个多小时的访问,我们都被这里孩子们天真烂漫、欢乐非常的情景感染了。兴许是没有了围墙的阻挡,欢乐从四面八方涌进这爿校园?有位团友感慨地说:“这样的学校,哪有孩子不愿上学的现象?!”来自琴星学校的冼董欣欣然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打球玩游戏,也许是太兴奋、太投入了,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脸上留下几处调皮孩子常有的伤痕。他却一本正经地要求照张照片以作纪念,因为已很久很久没有体验过这童真的欢乐了。
  从学校出来,我们满载孩子们的礼物——童真和欢乐。
  从学校出来,我们对“没有围墙的学校”有了一些感悟。“没有围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态,更蕴涵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理念。关于这一点,不知道当地的教育工作者会作何表述,按我们的揣摩和理解,大致可以解读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实现了学校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融洽、互动和互相开放,折射出隐藏在行为方式背后的思想和观念,诸如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世界是学生的教材,教育要让每位孩子快乐而健康地成长,等等。
  由此观之,中国学校与北欧学校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围墙,而在于隐藏在围墙背后的观念和传统。其实,以中国目前的国情和社会治安状况,我们的校园假若没有了大门和围墙,还真会出现一大串管理和治安方面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倒是不必刻意模仿的。然而,禁锢我们教育思想的“围墙”、围困学生身心的“围墙”,则必须尽快拆除。这样,才能给学生一片自由自在的天地、一个海阔天空的未来。
 
正宗芬兰浴
  芬兰浴又叫桑拿浴,如今这种蒸汽腾腾的浴法已经走向世界,而正宗的芬兰浴当然应该还在芬兰。据说芬兰现有桑拿浴室160多万所,平均每3个芬兰人拥有一间,密度为全球之最,芬兰小镇黑诺拉还办起了国际蒸桑拿比赛。
  这一天,下着毛毛雨,室外气温是4℃左右。我们到赫尔辛基郊外参观一所职业中学,途经芬兰南方最著名的湖——伊甸湖。伊甸湖湖面有三平方公里多,由一个美丽的伊甸园传说而得名。稍后我们还知道,这个湖与正宗芬兰浴有着很深的渊源。
  我们一行人走到湖边。湖水清冽蔚蓝,四周的树木五颜六色、层层叠叠,与伊甸湖一道构筑出一个油画般、童话般的世界。湖中有一小岛,岛上住着十来户人家,隔湖相望,但见别致的房子隐约于树林间,房顶颜色各异,有红有绿有黑。每所房子均有一个独立的庭院,院子直通伊甸湖。有些院落的湖边上停靠着小游艇。看得出,岛上人家生活得富足而惬意。 
  如果仅这些,关于这个岛的话题大可就此打住了。而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岛正是芬兰浴的发源地!
  导游向我们介绍了正宗芬兰浴的浴法:这里每个家庭都有一间用木头建造、密不透风的浴室,里面设置一个火炉,炉上搁些卵石,待炉火烧旺、卵石被烧得灼热之时,一勺一勺把凉水浇在卵石上,产生高温蒸汽,室温超过50℃,全家男女老少象伊甸园里的亚当与夏娃,赤身裸体置身于密室中共浴,当满身大汗时,再用浸了凉水的白桦树嫩枝互相拍打全身,以降低温度。持续发汗一段时间后,他们又走到室外的伊甸湖边浸泡冰凉的湖水,浸泡后再回到高温浴室蒸焗,如此反复几次,达到强身健体、放松身心的目的。
  听毕,我们对芬兰人一家老少不遮不掩、共同沐浴的情形表示不可理喻。一位团友讲述了他在西欧某国亲历男女不分的正宗芬兰浴的感受,他说:“作为传统的中国人,一开始对这种浴法的确难以接受,用大毛巾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才扭扭捏捏地走进浴室。但是,整个浴室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包裹着,大家都把目光投过来,象看‘怪物’似的,这时,难堪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于是赶紧丢开毛巾,融入这个大集体。因为这是第一次,难为情是在所难免的,但不久也就习惯了,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心灵的纯洁与自然,感到周围的男女老少十分天真无邪,自那以后,我对芬兰浴有了新的认识,对欧洲人的性观念与性态度也有了新的理解。”
  芬兰浴,在当地是一种传统、一种民俗、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芬兰人发明芬兰浴的时候,也许出于人性的率真,也许基于生存环境的需要,总之不会有太多其他刻意的想法。他们不曾想到,这种沐浴方法在给他们带来健康和天伦之乐的同时,亦给了他们一个意外的大收获:他们的孩子由于自小就与大人肌肤相亲、亲密无间,从此对性不再感到神秘,在性面前多了几分坦然,还会因对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现象的虔敬,而使他们的性态度不致过于随便。
  芬兰人就在滚滚的蒸汽中,用赤条条的身体做教材,用一种质朴温馨的方式,完成对孩子们的性启蒙和性教育。而这样的“性教育课”,将贯穿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这真是教育上的大手笔!
  如果了解中国教育者在对学生性教育问题上正经受极大的困惑和尴尬,芬兰人就会理解我们对他们的羡慕了!
  中国学校对学生的性教育目前正面临很大的困境,这种困境源自我们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成人的性观念。
  中国人对性从来都缺乏正视的态度。世俗间谈及性,不外是玩狎的调侃。成人在孩子面前,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在家庭中,家长不敢与孩子坦诚地论“性”谈“情”;在学校里,生理课上遇到性内容,教师也语焉不详,一脸尴尬。性仿佛是游离于我们生命之外、见不得光的东西,性是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话题禁区。在孩子面前,大人们个个谈性色变。表现在行为上,有些家长和教师把孩子对性的好奇、对异性的向往视为洪水猛兽。一旦孩子出现涉及“性”、“情”的言行,一律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禁止、遏制。不知从什么开始,我们的教育词汇中出现了一个具有特殊涵义的词:早恋。“早恋”,在家长、教师心目中是十足的贬义词。
  应该承认,性教育、爱情教育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种严重缺失。
  传统性观念和成人的心理行为障碍,使我们在学校中、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有效的性教育遇到很多困难,但这又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一方面,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关于性生理、性心理、异性交往、爱情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但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导致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酿成家庭事件、社会事件;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的早恋感到苦恼,不得要领,束手无策。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寻找到适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环境的性教育模式?这也是我们这次赴北欧作教育考察过程中思考、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如前所述,北欧人用芬兰浴的方式十分自然地完成对孩子的性启蒙、性教育。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北欧人的性观念、性态度和性文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性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的现象,性是神圣和美好的,我们要象对待其他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那样,正视它、尊重它,而不是禁锢它、压抑它。对于孩子,要让他们从小在坦然的气氛中认识性,接受性与情感的教育,从而形成端正的性态度,学会积极地、自主地解决各个年龄段遇到的性生理、性心理问题。
  面对芬兰浴式的性教育,我们该怎么做?首要的一点,是要向北欧人学习对人性、对生命、对孩子的那份坦然和尊重
相关文章
2006-09-27 11:36:17
2006-09-27 11:14:30
2006-09-27 11:05:56
2006-09-27 11:02:41
2006-09-27 10:59:28
2006-09-27 10:53:05
2006-09-27 10:47:51
2006-09-27 10:45:36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