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学校品牌管理 >> 品牌风采 >> 也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 >> 阅读

也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

2006-09-21 14:54:14 来源:永博明 浏览:4045次 【打印
内容提要:暂时没有相关摘要....
 
    在我国,学校文化研究于90年代曾“热”了一下,但很快就“冷”下去了。前段时间,笔者与广州市第41中学共同设计了一个教育研究课程“师生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建构”,在设计过程中,有感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构的关系密切而重要,正想写一篇文章阐述这一观点。恰恰在这个时候拜读了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苏鸿老师的大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见《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7期,下简称《基》),大有他乡遇故知之感,觉得在总体思路和很多问题上都与苏鸿有共通或相近的看法,但又有点意犹未尽,还想发挥一下;同时又感到在某些问题上想跟苏鸿老师商榷、探讨,故不吝浅薄,来个《也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以飨同好、并求斧正。
一、试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一)课程改革为学校文化建构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文化即“人化”,其核心也是人的问题,教育和文化的核心、本质有着非常多的共性。笔者非常认同《基》文所说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一种整体性改革,它谋求的是学校教育活动质的转型”,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制度、教育的方法途径、课程(包括潜在课程),也可以说要改革学校的文化体系。过去学校文化建设冷冷清清,或者多停留在校园物质环境的浅层探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模式的超稳定,学校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学校难以在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方面进行有学校个性和特色的建构。这也就难怪学校文化建设的广度、深度、力度都不如得改革开放之先的经济领域所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与研究了。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但触动了原有教育模式中一切深层的东西,要作一些质性的改革,而且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所以说,课程改革为学校文化建构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繁荣昌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学校文化建构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坚实基础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学校教育,就只能异化为各种各样的“工具”,异化为“传声筒”、“传达室”。如果没有一种开放改革、科学求真、平等民主、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的种种目标、策略、途径等等,都会被异化到它的反面去。理想的学校文化,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很吻合的。相对而言,文化是更深层的东西,所以更具有基础性。建构一种符合世界文化发展方向、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国情、符合学校实际和特点的学校文化,肯定会成为实施课程改革的坚实基础,有利于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校本化”。
(三)学校文化建构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互动与共进
   一所学校,如果能建构一套为师生认同、家长社区认同的先进的观念文化,一套相应的制度文化,能体现这种理念和目标的物质、环境文化,那肯定会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利于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反过来,一所学校能认同并把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按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培养教师队伍,通过各种途径落实课程各改革的各种目标,那么它的学校文化也肯定是先进的、生机勃勃的。先进的学校文化与课程改革会形成良性的互动。同时,由于先进的学校文化与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有着很多共性和吻合的地方,有时候两者是基本统一的,他们的发展就会呈一种共进的状态。
二、继承、扬弃、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之路
    笔者不太同意《基》文关于“学校文化重建”的命题。重建,意味着推倒重来。文化,是历史或长期积淀的结果,它不能割断,也不能推倒重来,只能继承、扬弃、发展。如果真的要把现有的学校文化推倒重来,就意味着对现存的学校文化全盘否定,要建立一套现在还没有出现过的学校文化。这恐怕不现实也不可能。理性一点来看,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虽然还不理想,但毕竟是建立在中国几千年积淀下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毕竟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改革,尤其是经历了十多年的素质教育的洗礼,我国现有的中小学的学校文化,还是蕴含着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基于这一判断,笔者对“学校文化”不赞同“重建”,而主张用包含着继承、扬弃、发展的“建设”或“构建”的命题。从现实来看,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建设都要受制于“教育文化”、“社会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理想的学校文化不可能一夜之间推倒,第二天就“重建”起来。其实,《基》文的第三部分“学校文化重建的策略”中也提出“现行学校的文化,一方面突出了时代的特征,基本上体现了育人价值取向,”只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学校的文化存在一些弊端”。从这里来看,苏鸿老师也不是要对现存的学校文化通通推倒重建的,但用了“重建”的标题就可能使人产生误解。
三、关于“学校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关于“学校文化”(或称“校园文化”)向来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类是狭义的,或定义为校园的物质环境,或定义为学生的业余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氛围:另一类是广义的,如《基》文所说的“指学校中的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一些类似的说法。《基》文在第二部分“学校文化重建的内容”中把学校文化分为“学校观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环境文化”也属广义类的“学校文化”范畴。
    从“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互动与共进”的角度来看,“学校文化”当然应该是广义的范畴。同时,从有利于学校、教师开展有关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学校文化”分为“班级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等。
四、如何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互动与共进
(一)观念层面的互动与共进
    每所学校都有它的价值取向,这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只是显示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比较鲜明集中,有的比较隐蔽漫散。但总的来说,从当前学校文化的现状来看,追求短期功利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被动适应各种考试,被动适应上级的各种检查,把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 、学校的发展放在从属地位、次要地位的价值取向与现象,还是不同程度但普遍地存在。这种现象、这种价值取向的存在当然有相应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的影响,责任不全在学校,但学校却也有与外部不良文化、不良价值取向抗争的必要与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入,学校自主权的扩大,这种抗争显得更有必要也更具可能。学校价值取向的正误良莠更取决于学校本身,学校自然也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为此,学习、理解、把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尤其是抓住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作为学校的主要价值取向,应该成为当前学校观念文化建设的指南。这样就可以达到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的互动与共进的效果。
(二)制度层面的互动与共进
    在学校制度文化层面,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模式、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在学校管理模式方面,企业的岗位负责制、层级管理制、量化管理等一度被当作先进的管理模式而直接移植到学校。这种移植最大的弊端是把人当作物,忽视人和物的差别。教育是一种以“人—人”交往为主要手段,以培养人为最终目的的社会活动,其管理模式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性、突出人的互动性、突出管理的过程性和发展性。未经改造的岗位责任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重视静态的成果而忽视动态发展的因素。未经改造的层级管理模式,是一种单向层压式的管理,人被异化为工具,没有能动性、没有互动性,在追求效率中扼杀了人性,在强调服从中扼杀了民主、牺牲了真理,在强调统一中抹杀了教育的多元化、创造性和艺术性。建构一套尊重生命、注重人本、民主集中、重视发展、鼓励创新的管理模式,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教师和学生文化,都要注重“人”的自主发展、有利于人的自主发展,而不是把人管死。对教师而言,尤其要通过相关制度来督促、激励老师积极学习、认真开展反思和研究,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对学生而言,制度不仅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多元发展,促进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勇于竞争又善于合作,富有个性又勇于负责。
(三)物质环境层面的互动与共进
    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学校的物质建设应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发展,学校应尽可能在图书、电脑、电化教育设施设备、专用场室等方面满足师生自主发展,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在运动场地、体育设施方面满足师生强身建体的需要;学校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都要有利于师生的文化熏陶、人格养成。学校的物质环境文化,应该成为引导师生奋发向上、自主发展的潜在课程。
(四)班级文化与课程改革的互动与共进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相关文章
2006-09-21 14:57:59
2006-09-21 14:54:14
2006-09-27 09:54:08
2007-06-13 14:02:26
2006-09-26 15:28:14
2006-09-15 11:35:34
2006-09-26 15:26:31
2006-09-26 15:19:5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