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永博明文化 >> 读书笔记 >> 纪连海先生的“另类”课堂教学艺术 >> 阅读

纪连海先生的“另类”课堂教学艺术

2006-12-04 16:29:35 来源:永博明 浏览:4922次 【打印
内容提要:暂时没有相关摘要....
  纪连海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一位普通历史老师。纪老师的出名,不是因为他的出类拔萃的教学水平,而是他在《百家讲坛》上“口若悬河”的出色讲演。纪连海主讲的“清史人物”,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包括易中天教授(《品三国》)在内的所有主讲人,雄居《百家讲坛》收视率之首。可以肯定,如果不是中央电视台为他提供了一个展示(非教学)才华的平台,仅凭 他耕耘教坛几十年所取得的成绩,纪连海老师很可能会今生今世“湮没无闻”。
  然而,纪连海毕竟只是一位老师。最近,他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接受了主持人阿丘的采访,“三句话不离本行”,从《百家讲坛》谈到了历史教学。纪连海老师列举了他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别开生面,发人深省。我之所以把纪老师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另类”,是因为按正统的教学理论来衡量,纪老师的做法似乎是“旁门左道”;我之所以将纪老师的教学方法称之为“艺术”,是因为从实际效果来看,纪老师的做法无愧于“教学艺术”。
  纪连海老师总共讲了八点,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四点:代入法,学相声,嗓子好,讲小人物。
  一、“代入法”。所谓“代入”,是指教师上课要进入“角色”,要取“角色”而代之。这里的“进入角色”,不仅是通常所说的教师自身的“忘我”状态,而是指要进入所讲的人物“角色”;也不仅是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情境,而是指要进入所讲的故事“情境”。按照纪连海老师的说法,就是要“讲谁象谁”。讲多尔衮就要象“多尔衮”,讲纪晓岚就要象“纪晓岚”。这种带有明显表演因素的教学方法,与某些教育改革家“教师不是演员,教师充其量只是导演”的观点,实在“大相径庭”!
  二、“学相声”。相声和教学分属于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范畴,难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吗?纪连海老师说:有!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学和相声都要用“嘴”,而且都要讲究语言艺术。所不同的是,教学使用的是教学语言,相声使用的是艺术语言。相声要“学、说、逗、唱”,教学同样可以妙趣横生,同样可以“抖包袱”、“设悬念”、“讲幽默”、“搞笑料”,甚至同样可以“插科打诨”。纪老师说他是象“说评书”、“讲故事”那样讲课,而且经常“卖关子”、“留悬念”。这种教学方法,在一般人看来,恐怕有点“匪夷所思”了。
  三、“嗓子好”。纪连海老师说他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人!能够说一口纯正的“京片子”,京腔京韵,赏心悦耳。纪老师这里所说的“嗓子好”,不是要老师(音乐老师除外)象演员那样去“练声”、“吊嗓”。而是要求老师不但要“能说会道”,而且要“说的比唱的好听”。具体来说,普通话比较标准,咬字清晰准确,声音洪亮悦耳,表述精练流利,语言形象生动,以及讲究抑扬顿挫、轻重得体、快慢有致,有点“磁性”,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不光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素质和素养的问题了。
  四、“讲小人物”。中国的历史,从来都是“英雄的历史”,芸芸众生是进不了历史教科书的。除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之外,纪连海老师讲课,还敢于“撇开”历史教科书,“脱离”教学大纲,讲那些名不见经传但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起过某种作用的小人物或那些虽然赫赫有名但还够不上资格进历史教科书的大人物。前者如: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谁带的路?后者如:孝庄皇太后是否下嫁了多尔衮?甚至连“索额图埋在什么地方”也在纪老师所讲之列。纪老师认为,一些细微末节和看似偶然性的东西,其实包含了历史的必然性,甚至很可能对事件的发生和历史的进程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纪连海这里,各类历史人物,大小历史事件,甚至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都能信手拈来、持之有据,旁征博引、挥洒自如,野史趣闻、相互应证,指点评述、如数家珍。“离经叛道”吗?非也!纪连海老师说,他的课能够“征服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信乎?
  综上所述,我认为纪连海老师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不拘成法,敢于突破,善于创新,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那么,教学效果如何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几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纪老师教过的学生百分之百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纪老师教过的学生普遍有较宽的历史知识面有的甚至有独特的个人见解,相当多的学生高考时选择了历史专业,百分之九十九点几的学生考上了全国重点院校。不论从素质教育的立场还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去衡量,纪老师无疑都是一位成功者。
  纪连海似乎是个性情中人,他不无自豪地自认为是全国“最好的历史老师”。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面壁十年图破壁”,要想达到纪连海这种“炉火纯青”的境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坐十年冷板凳”是办不到的。但愿纪连海先生的课堂教学也能象他在《百家讲坛》上的讲演那样,火上一把。
相关文章
2006-12-04 16:29:35
2006-10-30 15:36:52
2006-12-12 16:32:32
2008-03-13 17:00:42
2008-03-13 17:05:47
2006-12-04 16:36:15
2006-09-30 15:39:56
2006-09-30 15:39:18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