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北大渴望的“宽松”大众为何“吝啬”? >> 阅读

北大渴望的“宽松”大众为何“吝啬”?

2009-12-07 09:57:57 来源:永博明 浏览:3161次 【打印
内容提要:奥一网 2009-12-7

  作者:刘紫荣

  “实施方案中引入了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赵部长称,自主选拔录取招生实践的范围、时间有限,各项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改革必然伴随着争议,恳请各级媒体给北大的改革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12月4日《扬州晚报》)
  北大恳请“宽松”的,正是今年试水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但全国各大媒体,以王雄为代表的教师及民众,没有答应给北大“宽松”的改革环境。王雄得知扬州晚报记者赴北大采访的情况后,平静地表示“对北大很失望”。难道,大众都忘记了“有容乃大”的古训,失去了国人一向十分富有的厚爱与宽容?
  首先,还是看看北大回答山东的质疑。今年,山东没有一个可供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名额,北大的解释是“因为山东教育比较均衡”。按北大的逻辑,“教育比较均衡”就不该享受推荐的权利。言下之意,要想获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是否就得让教育发展不够均衡些,多搞些尖子班、尖子学校呢?如此改革是在树立什么样的教育风向标,是把我们的大学教育、基础教育带向何方?
  显然,这不是北大创新方法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的本意,但大众对其的置疑和担忧,不无道理。立足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谁愿意毫不吝啬地给北大“宽松”,让其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北大得不到“宽松”,不能草率地将板子打在大众身上。
  面对大众的置疑和担忧,北大不是渴望得到“一个宽松的改革舆论环境”,多一些建设性建议吗?笔者建议,北大首先要做的是正视媒体和大众的批评、置疑和担忧,先坦率地回答以王雄为代表的“三问”,给媒体和大众以“宽松”、宽容。屠格涅夫说,“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套用在北大的“推荐门”上,北大不宽容大众,大众何有建议性建议。
  笔者以为,北大需要明白的是,大众如马蜂窝般的批评和置疑,正是国人对北大寄予厚望的体现,“没有人希望北大出问题”(王雄语)。在目前的境地,虚心、真诚地接受这些批评,客观、务实地回答这些置疑,才是北大换取“宽松”的改革舆论环境的重要捷径之一。
  大众都知道,今年的“推荐”已成过去式,无法挽回、无力挽回。大伙担忧的是明年,是今后。既然如此,北大何不在风口浪尖上把“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方案、细则等等相关内容,勇敢地在媒体上晒出来,公开征求全国人民的建设性建议,为明年的自主招生寻求大众支撑,寻求更为科学的路径。这既是我们对北大的期盼,也是“建设性建议”。
  当然,任何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必然会伴随着争议,甚至会出现一些失败。这些确实需要大众的宽容和理解。同样,北大的改革,我们要期待、要关注,要监督、要批评,我们更要宽容和理解。

相关文章
2010-02-20 00:38:00
2009-12-07 09:57:57
2009-11-24 10:50:16
2009-11-16 09:18:21
2013-02-16 09:54:05
2009-10-16 08:37:56
2011-10-01 10:08:38
2010-02-20 00:40:0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