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永博明文化 >> 何院谈文化 >> 素质教育第一讲 -- 中华文化素质教育传统之述评 >> 阅读

素质教育第一讲 -- 中华文化素质教育传统之述评

2006-10-30 14:53:31 来源:永博明 浏览:2840次 【打印
内容提要:暂时没有相关摘要....
  探讨中华文化素质教育传统当从“素质”一词的探讨始。“素质”一词源于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个体先天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的整合,是个体先天和后天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总和。“素质教育”虽然已开展多年,但到目前为止,教育学界仍没有对素质教育的定义达成共识。
  一、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
  (一)中国社会变革的现状呼唤素质教育。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自1840年西方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国也被迫开始了近代史的进程,但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被动挨打。直至1949年,中国才真正走上独立自强的道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变革迅速,中国需要用30年的时间来完成资本主义国家200多年所取得的成果。这种飞速变革的现状使中国意识到中国必须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优质的人才来。
  (二)素质教育是对文革中教育反思的结果。文革对中国的破坏是巨大的,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文革过后,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对文革的反思。一些教育界人士也展开了对教育的反思,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改变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于是,素质教育便成了教育界的最新追求。
  (三)素质教育是高考反思的结果。近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状使教育界认识到中国必须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的目的。读大学已经成为人们一种狂热的追求,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素质教育的理念、结构及形式
  (一)素质教育的理念
  文化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没有断层,并一直延续下来。自炎黄两帝始,中华文明已经走过5000多年;自甲骨文的出现始,中华文明也已经有4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了。在长达几千年的文明中,中华文化自始至终都不缺乏素质教育的传统。
  中国古代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这一点可以通过我国古代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体系的完备性可以得知。
  从公学教育来说,我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从蒙学到县学,从县学到府学,从府学到国子监或太学,这一体系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的需要。从私学教育来说,以孔子为例,只要一束干肉(束侑)权当学费,就可以拜师学习周礼等内容;更有特别贫困的学生连一束干肉都交不起,但孔子依然允许其接受教育。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教育的对象何其广泛!
  还是以孔子为例,孔子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仁”,这个“仁”不仅表现为个体自身潜力的充分发挥,而且也表现为个体能够更充分地融入社会。正如孟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人人都应该具备,才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二)素质教育的结构
  我国传统教育一直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要内容。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练;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
  古代也将《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也称为六艺。实际上,自汉代以后,古代的教育内容大多集中于“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书院为例,我国书院兴起于唐末,至宋代为鼎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鹅湖书院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素质教育的传统。
  (三)素质教育的形式
  中华文化素质教育传统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即“学”、“思”、“行”。学即学习、接受;思即思考、思索;行即实践。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也是向“己有”知识的转化。可见,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至于行,则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思见之行,就是把通过学习、思考所获得的认识成果,应用于实践。
  《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广义上来说,“审问之”、“明辨之”也属于“思”的范畴。所以,归结起来还是“学、思、行”三个环节。其中,“学”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思”是知识向“已有”转化的条件,“行”是获取知识的归宿,由此形成了周而复始的无限循环过程。
中华文化中的素质教育的传统非常深远,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不断消除现代教育中的“浮躁”、“功利”、“浅薄”等现象,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相关文章
2006-11-29 12:08:58
2006-10-30 14:56:31
2006-10-30 14:53:31
2006-10-30 14:51:52
2006-11-29 12:15:24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ybm_cn@126.com | 电话:020-84032788 | 传真:020-84032368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74号首层自编之一 | 邮编:51023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永博明教育 | 粤ICP备17080830号-1